上周,韓國在野自由民主黨院內首席副代表在一個會議上發言,指出:「在全世界都叫"武漢肺炎"的情況下,政府還是急著要看中國的臉色,用"新型冠狀病毒"來稱之 ...。」但這場命名爭議的真相又是什麼呢?
又,昨日,首爾市市長朴元淳在跟一批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對話時,便就此命名問題回應,說到:「韓國政府官方正式稱之為「新型冠狀病毒」,如指定特定地區的話,會有標籤效應,以病毒而製造種族偏見是不明智,因為任何地區都可能發生 ...」
那麼,究竟韓國政府與媒體,是因中國的臉色,而不再稱「武漢肺炎」,或是有什麼國際命名根據?大前天韓國的 JTBC 新聞「Fact Check」(事實確認)環節,便以此爭議問題,透過查證過去一個月內韓國政府的用字歷史,向觀眾把這場命名風波,娓娓道來。
▼完整報導:
首先,有關國際社會對有疫症爆發時的命名問題,JTBC 記者先以「世界衛生組織/WHO」(世衛)早前訂立指引,作援引解釋,指出:『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5 年確立了「日後疾病如何命名」的新原則,規定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負面影響,避免對國籍或人種構成反感,就像昔日的「伊波拉病毒」與「MERS(中東呼吸綜合症)」的問題一樣,今後不會再以國家,來把新疫症命名」』
而韓國媒體或政府如何處理這次的「武漢肺炎」命名爭議?據 JTBC 新聞記者查證,早於今年的 1 月 3 日,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便已就在中國武漢市出現的「原因不明肺炎」這一用語,成立了對策小組。當時,由於大部份韓國媒體,也未知如何稱呼這個「疫症」,只是見政府亦以「武漢肺炎」稱之,便以此參考,同樣也把之稱為「武漢肺炎」或「原因不明肺炎」。
後來,到了 1 月 12 日,世衛在查明集體肺炎的爆發原因後,便開始使用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」這個名稱,作為官方稱呼。有見及此,到了 1 月 20 日,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便取世衛的名稱為官方定義,公開統一地改稱為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」,而不再叫「武漢肺炎」。自此,韓國大部份媒體便遵循政府做法,劃一以新名稱作報導。
到了 1 月 27 日青瓦台國民溝通首席秘書尹道漢在跟國內傳媒的記者會上,向媒體解釋說到:『請大家以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」為正式名稱,參考報導』只是,後來有媒體誇大了這點,錯誤報導指青瓦台向媒體勸告「不要使用武漢肺炎這個詞」,其後也有些韓國政黨代表,手執著這個誤報消息,向政府猛烈抨擊,指外國媒體也有繼續使用「武漢肺炎」一詞,而只有韓國政府因著中國「臉色」,而刻意糾正。
當然,JTBC 記者亦有跟進查證,發現外國媒體,包括美國的《華盛頓郵報》、《紐約時報》、英國的 BBC 新聞、德國、法國與澳洲等媒體,也在使用「新型冠狀病毒」一詞,而不是只有韓國政府才這樣做而已。
不過,無論從如何命名「疫症」,到「世衛組織」的定位與傾向,無可避免地也會與政治連上關係,這類爭議,總會在每場新疫症爆發之時,也會不斷發生。
---
JTBC 「Fact Check」報導來源
圖片來源:dongA
本文由香港中文大學講師 Steve Chung 鍾樂偉授權刊登
鍾樂偉@KSD / 非得本站書面同意 請勿抄襲、轉載、改寫或引述本站內容。如有違者,本站將予以追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