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人士揭露韩剧圈的怪象:制作费增加,女演员不卖座,各大OTT有偏好演员名单
广告
1962年1月19日,韩国首部电视剧,KBS电视台制作的《我也要做人》播出。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《火鸟》,标志著迷你剧这一形式的诞生。 2000年后,以《蓝色生死恋》和《大长今》为代表的剧集开启了亚洲韩流热潮。 近年来,以《继承者们》、《来自星星的你》 、《太阳的后裔》、《孤单又灿烂的神—鬼怪》 、《鱿鱼游戏》、《黑暗荣耀》、《泪之女王》等为代表更将韩剧推向又一高峰。
由於电视剧制作数量的急剧减少,韩剧自1到2年前开始面临危机。韩国业界分析,最大的问题是制作成本的增加导致市场混乱和剧集数量减少。最近韩媒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编剧和制片公司,分析了业界的诸多怪像。
制作成本中演员的片酬占据了大部份,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费用问题。拍摄周期的延长导致拍摄时间减少,而工作人员的费用却没有降低。编剧的稿费也在增加,尤其是老牌编剧的费用较往年大幅上涨。 导演在拍摄几部作品后,随著名气的上升导演费用会有明显的变化。 哪怕是三年前就签订的合约,他们也会现要求根据如今的费用进行调整,否则就不会执导。 如今的韩国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是,费用上涨的理由不充分,但费用却实实在在增加,没有人能够明确解释这个怪现象。
广告
有制片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:「我也遇到过一位导演要求导演费7000万(韩币,下同),然而电视台能够承受的最高费用是5000万,他们建议导演参与OTT原创剧更好。 我认为作家们也是一样的情况,如果他们希望获得超过电视台限制的报酬,并选择与电视台合作,对於制作方来说是巨大的风险。 一旦支付了无法承受的剧本费用,接下来会有更昂贵(优秀)的导演和演员加入,这样一个作品可能只能在一年或两年内完成一两个,或者甚至可能不会制作。」
另一位业界人士则提到了女演员对於剧集海外销售的影响,「实际上几乎没有因女演员而在海外销售的情况。特别是浪漫喜剧类型的剧集,销售主要是依靠受欢迎的男演员的粉丝群,所以女主角是谁,其实对整部剧并不重要。 我认为目前市场对於女性叙事剧集的需求不高。 去年一部(以女性叙事为主题的)剧集在收视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,但一直无法销售到海外,最后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才得以销售。 因此,对於制作方来说,这种作品并不受欢迎。 过去的情况是,如果一部作品保持大约5年的时间,就可以开始盈利。 当时还没有OTT平台,可以重播、在P2P网站上销售,并逐渐在海外销售,从中获得回报。 但现在,如果将作品卖给Netflix,他们将拥有该作品的全部权利长达10年,因此完全无法再进行其他销售。 这意味著收益为零,只能在国内进行重播。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作品无法被Netflix购买。 Tving的价格已经上涨,如果没有人购买海外版权,最终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Netflix,或者干脆一直保留著。 据我所知,海外OTT平台每个季度会更新一次演员名单。 在第一梯队中,有10到20位韩国顶级男演员,第二梯队则更多一些,第三梯队是一些新兴的演员。 但是女演员的情况不同,可以对销售产生影响力的女演员可以数得过来。 总体来说,甚至不到10人。 简单来说,如果没有决定男演员,那就可以认为无法进行海外销售。 现在几乎没有因女演员而在海外销售的情况,不管怎样都是男演员。」
广告
还有业界人士透露近两年电视剧中的PPL急剧减少,「现在很难得到赞助,以前有实物赞助和现金赞助,每10到20个实物赞助可以得到1到2亿的现金赞助,但现在完全没有了。 因为提前制作的关系,无法展示产品的功能。 如果在赞助之后一年才播出,广告效果就没有了。 无论是车辆、手机、家电还是服装,都会过时,所以企业没有理由赞助。 除非是真正的顶级演员,否则就不会有赞助。 所以我们都必须借用来拍摄。 (这也是制作成本上涨的原因吧? )是的。 例如车辆,有专门出租的公司。 既然是从公司租来的,昂贵的车辆就要小心拍摄。 由於所有剧集都变成了提前制作,现在没有赞助,只能去租赁。」
据悉,不同的OTT平台还有各自的标准和偏好的演员名单,「虽然已经拍摄完成,但由於无法安排播出,库存的作品已经超过30部。 OTT平台有自己的喜好名单,这在国外也是一样,虽然标准不明确,但符合各个平台自己的规定。 制作公司觉得『这样就够了吧?』 但OTT平台会坚决地说『不行!』也会出现Netflix认为可以,但Dinsey+觉得不行的,存在这样的差异。 Dinsey+可能会说『我们想要更加具有韩国特色的、类似OCN的类型,那么这位演员就不合适。』 诸如此类,根据每个OTT平台的方针和方向有所不同,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名单,都是一些A咖演员,根本不会看到B咖。 他们会说不愿意合作,他们只会选择能够生存下去的人事物,就是我们常说的「集中投资」,这也是演员抬高身价的重要原因。」
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
广告